香港樓市正常化的必然之惡 文:劉信

仲量聯行就香港2024年樓市的回顧及展望召開記者會,亮點有很多,由預期樓市下半年會再跌10%,負資產數字截至2024年底將會突破10萬宗等等外,最吸睛的固然是指控政府看不到現時的「樓市波動極不正常」。結果在坊間引起一眾討論,被一眾反對派支持者引用成嘲諷香港經濟無法向好的原因,但這會是本屆香港政府所看不到的事嗎?

筆者一直強調,本屆特區政府對社會事件的回應速度是歷屆政府之冠,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推動施政及優化政策更被提速。樓市持續下行,過去財政司及金管局一直監察樓市變化推出措施協助市民,例如於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撤辣,使香港樓市出現一陣小陽春,成交量短期間突然增加,又例如金管局為協助市民進行轉按,於6月宣布放寬樓花按揭,使合資格用家可承造最高7成的按揭貸款。

由2002年因沙士停止賣地,到後來量化寬鬆政策使香港樓市在供應不足的背景下,正面迎戰了全球大部分政府均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引起的熱錢浪潮,導致樓價、地價直線上升。樓市高企直接影響香港置業問題,在「香港深層次矛盾」中,房屋及流動性問題一直被視重中之重,例如每年都有報導指出香港人要不吃不渴XX年才能成功置業等等。究竟是現時樓價下跌不正常,抑或讓市民難以負擔的樓市才是不正常呢?

每屆政府都嘗試不同方法增加供應,降低市民的置業難度,惟一直無法有效處理降低樓價。直至近年推出辣招,到有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這些會將香港土地供應大幅增高的大型土地方案出現,再配合全球開始進入加息週期,香港樓市終於有下行跡象。

所謂處理房屋問題,若政府增加供應的目標只是讓樓價保持平穩,香港市民的置業能力沒有提升,那麼還算不算得上成功處理房屋問題呢?所謂香港市民置業難,解決方案只有在樓價保持平穩的情況下,香港整體市民收入大幅上升,抑或香港整體市民收入沒有太大變化的背景下,樓價出現下行。

不論政府取態是前者抑或後者,對香港整體民生及經濟必然會帶來大動盪,眾所周知,香港政府高度依賴地價收入,現時樓市持續下行,首當其衝的除了一眾地產商及業主外,地價收入亦會受到重挫,既然政府已得悉地價收入受重挫的前題下,仍然任由資本市場自由駕駛,而現時樓價持續下行,樓價開始跌穿10000元一呎,市民的承擔能力大升,相對地是經濟及民眾消費慾望出現動盪,某程度上是香港樓市正常化的必然之惡。

文:劉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